壮族民族风情

发布日期:2012-05-04 19:57
来源:鹿寨县民族局
浏览量:
  • 字体大小:[
  • ]
自古以来,鹿寨县就是一个多民族杂散居住的县份,绝大部分人口为壮族,境内共有壮族、汉族、瑶族、回族、侗族、苗族等3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41.32万人,其中壮族人口21.78万人,占总人口的52.71%以上。壮族大部分聚居在四排乡、鹿寨镇、平山镇、导江乡。其余分布在中渡、寨沙、黄冕、拉沟和江口等乡镇。 壮族民族风情 我县壮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活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通过社会约定俗成仪规。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这些民情风俗,是民族的悠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特征的一个构成基本要素,成为连结这一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纽带。壮民族风俗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县境内的壮语属壮语北部方言的红水河土语区。其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与壮语北部方言的土语区有80%以上相同,与邻县象州、金秀瑶族自治县、柳城、柳江的壮语基本一致,在语音上有小量差别。解放前,壮族无通用文字,记事记物,以数豆或石子为据,平日交际往来,学校教学,通用汉文。解放后,国务院于1957年批准推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方案》。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我县境内积极推行壮文,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1984年恢复壮文推广工作,一些群众和干部能熟练地掌握壮文,但普及面并不广,主要原因是适用性不大。主要用于书写地名、山歌等。(据桂政办[1984]41号、桂政办[1991]59号、桂政办电[1998]152号、和柳政办[2003]55号文件要求,即各级人民政府、县直属机关各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一律要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单位名称牌匾) (二)壮族人的习俗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村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人忌讳: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间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门槛中间。 (三)壮族人的节庆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冬至、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阉鸡,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四月初八吃饭五色糯米饭、七月十四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粽粑等等。 (四)壮族信仰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壮族信仰多神,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佛教、道教对壮族影响也很大。 (五)壮族历史悠久 壮族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有发达的农业,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矿冶业、家庭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 ()围绕生产,调节生活 过去我县的壮民族是以稻作著称的农耕民族,岁时节庆活动大多是随着生产季节和农作节奏来开展的。如迎春牛对歌、开耕节、牛魂节、敬牛节)、拜秧节、谷魂节、糍粑节,古时还以收割庆丰收作为迎新岁节日。这些围绕着各个重要生活环节活动的仪俗,尽管表现为原始祭祀性的形式,但带有生产动员和期望丰稔的含义,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调节劳动生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七)壮族人的生活习俗方面 1.壮族男女服饰特点: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男子一般着黑色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劳动时穿草鞋,节日穿宽口布鞋。女戴黑头巾,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境汉、壮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民的服饰基本同化。服饰随潮流而更新已形成时尚,城乡居民服饰、各兄弟民族着装已难分彼此。 2.饮食:鹿寨县境内主产稻米,有桂中粮仓之誉,居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解放前,富裕的壮族人家每月多为两饭一粥,贫困人家终日吃粥或两粥一饭,辅以红薯、木薯、玉米、芋头等杂粮充饥。总体来说,一日三餐安排多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居民普遍不再要杂粮辅助。饮食品种呈多样化。

3.猜码猜码(就是划拳)在广西各地都比较流行。一般都在朋友聚会、新人结婚、过年过节的酒桌上候进行,一般情况按桌上的人数平分成两队(大多为男人)进行比赛,输的一方要喝酒,其特点就是声音特别大,一般用桂柳话来猜,也有用壮语猜。在有新人结婚的时候,划拳和对歌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目

4.婚礼习俗: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

5.壮族的丧葬: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

(1)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2)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 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 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3)入殓:死者主家属请家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 ,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 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 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 女日夜坐席守灵。

(4)停丧: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白布帽,腰束白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白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5)出殡: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 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 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 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 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 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 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八)祟尚互助,团结协作 由于稻作生产季节性强,在生产力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农作过程有赖于群体力量。一家有事百家帮,一人有难众人当,这是壮族社会的传统习尚。我县的不少地方在进行重要的生产生活活动时,往往以各种民间的互助组织形式出现,如“轮牧”、“陪工”,以及“婚姻会”、“长生会”、“建新会”、“水利会”、“筑路会”等等。通过这些风俗媒介,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抵御各种困难,求得共同的生存发展,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九)善歌,乐观向上

壮民族自古素以能歌善唱著称,明代邝露《赤雅》称:“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人们以唱歌活动作为节庆和社交的重要礼仪,并把习歌善唱视为聪明才智的一种标志,且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迫求。“壮乡无论男女,皆以唱歌为其人生观一之切要问题。人面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孤寂寡欢。因此,历来盛行社交以歌代言,男女依歌择配的风习延续至今。歌化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壮民族的文化心理特性和乐现向上的民族品格。

(十)开化,旧习渐变

如今壮族具有开放性的品格,其社会亦是非封闭性的,解放以来,我县的壮族就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广泛杂居,密切交往,互相通婚,包括风俗在内的民族文化亦相互吸收融合、变化、发展。例如:壮族的“招郎上门”(即入赘)婚俗,对“重男轻女”和“随夫从一”的封建观念及其婚制,有一定的反抗意义,而壮族与汉族的普遍通婚,更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技术并在“互化”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同时,壮族的“不落夫家”故俗亦逐步得到改变。再如,汉族的春节等不少岁时习俗早已成为壮族共度的节庆,亦赋予其民族的形式和内容,春节在舞龙舞狮的同时,还有扁担舞、唱山歌等传统欢庆活功。源于醮会求嗣的“抢花炮”俗仪,现已变成壮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的壮族三月山歌会活动,如今已发展成为壮族地区各民族共同欢度的“三月三”山歌节盛会。

鹿寨的山歌:鹿寨自古以来就是壮族先民的原居地。这里的群众十分喜欢山歌,对歌仙刘三姐更是顶礼膜拜。旧时,不但塑有她的神像,逢年过节还要抬着四处出游祈求保佑。鹿寨民间音乐里的山歌,腔调优美种类繁多。按地域划分,有四排腔、龙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瑶族红堂歌等等。四排腔和龙江腔的两个双声部唱腔,在1986年时已收入《广西民间音乐集成》。鹿寨是壮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古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鹿寨人爱山歌、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传统。近几年,又发现平山腔和屯秋腔。鹿寨山歌语言上除了桂柳方言外,还有以壮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唱的山歌。多声部山歌主要流传在鹿寨县平山、中渡、龙江等乡镇一带,多以二声部为主。唱歌的时候,一人领唱主旋律,而且歌词多由领唱者即兴编辑,出口成歌;另一人则在后半句加入和声,曲调优美,音律和谐。由于是二声部山歌,需要歌者有较强的乐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多声部山歌的流行。山歌在从前是壮族男女青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现在山歌除了传情以外,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 鹿寨山歌腔调优美,种类繁多,按地域划分,有四排腔、龙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瑶族红堂歌等,其中又以平山山歌为代表。作为全区惟一一个双声部山歌,平山山歌唱法独特、韵律优美,和声极富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现已成为鹿寨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和柳州文化品牌之一,也是自治区壮民族的标志文化之一,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目前,该县有广西山歌王两人,另有4名年轻歌手正在参评广西山歌王。

平山镇石头屯的民风淳朴,幸福指数高。每每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村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约而同来到村旁的竹林下,唱起山歌,他们想起什么就唱什么,用他们简单朴素的音乐表达他们的愉快心情。

原声态的平山腔和屯秋腔曲调,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谱。主体音乐简单朴素,曲调走势平合流畅,是大众化的通俗歌曲。唱词是五言四句壮欢压腰韵,用双声部方式演唱,民间俗称“公母腔”。即每队由两位歌手组成,其中一人主唱另一人伴唱起到衬托与合声的作用。两个旋律间线条清晰,主旋律在高音部,次旋律在低音部。他们相互交错、重叠,由于合声合理跌宕有序,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山歌属口头文学,依曲编词,即兴而歌是山歌的基本特征,平山山歌里的双声部能将这一特征发挥到最佳状态。在山歌对唱时,如果是一人而歌,曲调当然就过于简单,如果是多人、多声部又很难做到随问随答出口成歌。两人双声部在对歌时既能快速对答如流,又增添曲调和谐甜美的观赏性。

平山山歌的唱腔以本地的壮欢平山腔和屯秋腔为主,也有外地流传来的太平腔和桂柳腔。平山山歌问字要音,吐字清晰。还可根据演唱情绪需要,既可悲唱也可欢歌。为演唱者提供一个可塑性很大的艺术平台。

平山山歌言简意明,诙谐风趣。不管是在县城广场还是在田边地角都深受群众欢迎。作为民间音乐的鹿寨山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现实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经受不了现代多元文化的强大冲击。现在,老一辈的民间歌手越来越少,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严重地步。近几年来,鹿寨县已作出保护计划,采取措施抢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是传承弘扬鹿寨山歌。近几年来,为了传承和弘扬鹿寨山歌,我县每年都举办了山歌培训,并邀请自治区山歌学会副会长黄晓萍老师前来授课。县文群部门还整理编辑出版近5万字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鹿寨县平山山歌集》,除较详细介绍平山山歌的特点外,还收集了群众传唱的600多段山歌唱词,2009年,我县平山山歌被区、市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参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鹿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民间山歌队成立。标志着该镇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的又一突破和创新。为推进 “文化鹿寨”建设,加快城乡文化发展,利用山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关心下一代,以山歌为载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山歌敬五老,以山歌育后人,激发老年人的生活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鹿寨镇关工委民间山歌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该镇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的又一突破和创新。 鹿寨将对青少年的教育融入山歌中,用山歌唱出来,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是鹿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色之一。2010年11月2日中午,该县在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山歌大赛,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和青少年普法教育内容,获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

三是鹿寨山歌腔调优美。自古以来,鹿寨县就是壮族先民的原居地之一。鹿寨山歌腔调优美,种类繁多,按地域划分,有四排腔、龙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瑶族红堂歌等,其中又以平山山歌为代表。作为全区惟一一个双声部山歌,平山山歌唱法独特、韵律优美,和声极富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现已成为鹿寨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和柳州文化品牌之一,也是自治区壮民族的标志文化之一,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目前,该县有广西山歌王两人,另有4名年轻歌手正在参加广西山歌王评选。

四是美丽的壮乡村成歌海。我县2011年三月三歌会在平山镇石豆屯举行——美丽乡村成歌海。近年来我县加大力度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山山歌,深受民间喜爱。以前三月三的时候,附近喜爱山歌的群众都自发举行歌会,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为让平山山歌能够薪火相传,我县目前已形成相关制度,每年三月三都会组织县里面的山歌迷欢度节日,并且邀请县外的山歌手前来,加深彼此的交流,让这民俗节日传承下去。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风情鹿寨 导航
壮族民族风情

发布时间:2012-05-04 19:57 来源:鹿寨县民族局
自古以来,鹿寨县就是一个多民族杂散居住的县份,绝大部分人口为壮族,境内共有壮族、汉族、瑶族、回族、侗族、苗族等3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41.32万人,其中壮族人口21.78万人,占总人口的52.71%以上。壮族大部分聚居在四排乡、鹿寨镇、平山镇、导江乡。其余分布在中渡、寨沙、黄冕、拉沟和江口等乡镇。 壮族民族风情 我县壮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活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通过社会约定俗成仪规。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这些民情风俗,是民族的悠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特征的一个构成基本要素,成为连结这一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纽带。壮民族风俗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县境内的壮语属壮语北部方言的红水河土语区。其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与壮语北部方言的土语区有80%以上相同,与邻县象州、金秀瑶族自治县、柳城、柳江的壮语基本一致,在语音上有小量差别。解放前,壮族无通用文字,记事记物,以数豆或石子为据,平日交际往来,学校教学,通用汉文。解放后,国务院于1957年批准推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方案》。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我县境内积极推行壮文,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1984年恢复壮文推广工作,一些群众和干部能熟练地掌握壮文,但普及面并不广,主要原因是适用性不大。主要用于书写地名、山歌等。(据桂政办[1984]41号、桂政办[1991]59号、桂政办电[1998]152号、和柳政办[2003]55号文件要求,即各级人民政府、县直属机关各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一律要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单位名称牌匾) (二)壮族人的习俗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村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人忌讳: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忌筷子跌落地上,认为不吉利。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间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门槛中间。 (三)壮族人的节庆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冬至、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阉鸡,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四月初八吃饭五色糯米饭、七月十四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粽粑等等。 (四)壮族信仰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壮族信仰多神,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佛教、道教对壮族影响也很大。 (五)壮族历史悠久 壮族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有发达的农业,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矿冶业、家庭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 ()围绕生产,调节生活 过去我县的壮民族是以稻作著称的农耕民族,岁时节庆活动大多是随着生产季节和农作节奏来开展的。如迎春牛对歌、开耕节、牛魂节、敬牛节)、拜秧节、谷魂节、糍粑节,古时还以收割庆丰收作为迎新岁节日。这些围绕着各个重要生活环节活动的仪俗,尽管表现为原始祭祀性的形式,但带有生产动员和期望丰稔的含义,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调节劳动生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七)壮族人的生活习俗方面 1.壮族男女服饰特点: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男子一般着黑色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劳动时穿草鞋,节日穿宽口布鞋。女戴黑头巾,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境汉、壮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民的服饰基本同化。服饰随潮流而更新已形成时尚,城乡居民服饰、各兄弟民族着装已难分彼此。 2.饮食:鹿寨县境内主产稻米,有桂中粮仓之誉,居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解放前,富裕的壮族人家每月多为两饭一粥,贫困人家终日吃粥或两粥一饭,辅以红薯、木薯、玉米、芋头等杂粮充饥。总体来说,一日三餐安排多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居民普遍不再要杂粮辅助。饮食品种呈多样化。

3.猜码猜码(就是划拳)在广西各地都比较流行。一般都在朋友聚会、新人结婚、过年过节的酒桌上候进行,一般情况按桌上的人数平分成两队(大多为男人)进行比赛,输的一方要喝酒,其特点就是声音特别大,一般用桂柳话来猜,也有用壮语猜。在有新人结婚的时候,划拳和对歌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目

4.婚礼习俗: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

5.壮族的丧葬: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

(1)报丧: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2)洗礼: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 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 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3)入殓:死者主家属请家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 ,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 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 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 女日夜坐席守灵。

(4)停丧: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白布帽,腰束白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白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5)出殡: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 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 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 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 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 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 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八)祟尚互助,团结协作 由于稻作生产季节性强,在生产力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农作过程有赖于群体力量。一家有事百家帮,一人有难众人当,这是壮族社会的传统习尚。我县的不少地方在进行重要的生产生活活动时,往往以各种民间的互助组织形式出现,如“轮牧”、“陪工”,以及“婚姻会”、“长生会”、“建新会”、“水利会”、“筑路会”等等。通过这些风俗媒介,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抵御各种困难,求得共同的生存发展,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九)善歌,乐观向上

壮民族自古素以能歌善唱著称,明代邝露《赤雅》称:“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人们以唱歌活动作为节庆和社交的重要礼仪,并把习歌善唱视为聪明才智的一种标志,且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迫求。“壮乡无论男女,皆以唱歌为其人生观一之切要问题。人面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孤寂寡欢。因此,历来盛行社交以歌代言,男女依歌择配的风习延续至今。歌化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壮民族的文化心理特性和乐现向上的民族品格。

(十)开化,旧习渐变

如今壮族具有开放性的品格,其社会亦是非封闭性的,解放以来,我县的壮族就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广泛杂居,密切交往,互相通婚,包括风俗在内的民族文化亦相互吸收融合、变化、发展。例如:壮族的“招郎上门”(即入赘)婚俗,对“重男轻女”和“随夫从一”的封建观念及其婚制,有一定的反抗意义,而壮族与汉族的普遍通婚,更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技术并在“互化”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同时,壮族的“不落夫家”故俗亦逐步得到改变。再如,汉族的春节等不少岁时习俗早已成为壮族共度的节庆,亦赋予其民族的形式和内容,春节在舞龙舞狮的同时,还有扁担舞、唱山歌等传统欢庆活功。源于醮会求嗣的“抢花炮”俗仪,现已变成壮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的壮族三月山歌会活动,如今已发展成为壮族地区各民族共同欢度的“三月三”山歌节盛会。

鹿寨的山歌:鹿寨自古以来就是壮族先民的原居地。这里的群众十分喜欢山歌,对歌仙刘三姐更是顶礼膜拜。旧时,不但塑有她的神像,逢年过节还要抬着四处出游祈求保佑。鹿寨民间音乐里的山歌,腔调优美种类繁多。按地域划分,有四排腔、龙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瑶族红堂歌等等。四排腔和龙江腔的两个双声部唱腔,在1986年时已收入《广西民间音乐集成》。鹿寨是壮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古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鹿寨人爱山歌、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传统。近几年,又发现平山腔和屯秋腔。鹿寨山歌语言上除了桂柳方言外,还有以壮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唱的山歌。多声部山歌主要流传在鹿寨县平山、中渡、龙江等乡镇一带,多以二声部为主。唱歌的时候,一人领唱主旋律,而且歌词多由领唱者即兴编辑,出口成歌;另一人则在后半句加入和声,曲调优美,音律和谐。由于是二声部山歌,需要歌者有较强的乐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多声部山歌的流行。山歌在从前是壮族男女青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现在山歌除了传情以外,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 鹿寨山歌腔调优美,种类繁多,按地域划分,有四排腔、龙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瑶族红堂歌等,其中又以平山山歌为代表。作为全区惟一一个双声部山歌,平山山歌唱法独特、韵律优美,和声极富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现已成为鹿寨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和柳州文化品牌之一,也是自治区壮民族的标志文化之一,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目前,该县有广西山歌王两人,另有4名年轻歌手正在参评广西山歌王。

平山镇石头屯的民风淳朴,幸福指数高。每每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村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约而同来到村旁的竹林下,唱起山歌,他们想起什么就唱什么,用他们简单朴素的音乐表达他们的愉快心情。

原声态的平山腔和屯秋腔曲调,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谱。主体音乐简单朴素,曲调走势平合流畅,是大众化的通俗歌曲。唱词是五言四句壮欢压腰韵,用双声部方式演唱,民间俗称“公母腔”。即每队由两位歌手组成,其中一人主唱另一人伴唱起到衬托与合声的作用。两个旋律间线条清晰,主旋律在高音部,次旋律在低音部。他们相互交错、重叠,由于合声合理跌宕有序,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山歌属口头文学,依曲编词,即兴而歌是山歌的基本特征,平山山歌里的双声部能将这一特征发挥到最佳状态。在山歌对唱时,如果是一人而歌,曲调当然就过于简单,如果是多人、多声部又很难做到随问随答出口成歌。两人双声部在对歌时既能快速对答如流,又增添曲调和谐甜美的观赏性。

平山山歌的唱腔以本地的壮欢平山腔和屯秋腔为主,也有外地流传来的太平腔和桂柳腔。平山山歌问字要音,吐字清晰。还可根据演唱情绪需要,既可悲唱也可欢歌。为演唱者提供一个可塑性很大的艺术平台。

平山山歌言简意明,诙谐风趣。不管是在县城广场还是在田边地角都深受群众欢迎。作为民间音乐的鹿寨山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现实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经受不了现代多元文化的强大冲击。现在,老一辈的民间歌手越来越少,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严重地步。近几年来,鹿寨县已作出保护计划,采取措施抢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是传承弘扬鹿寨山歌。近几年来,为了传承和弘扬鹿寨山歌,我县每年都举办了山歌培训,并邀请自治区山歌学会副会长黄晓萍老师前来授课。县文群部门还整理编辑出版近5万字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鹿寨县平山山歌集》,除较详细介绍平山山歌的特点外,还收集了群众传唱的600多段山歌唱词,2009年,我县平山山歌被区、市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参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鹿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民间山歌队成立。标志着该镇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的又一突破和创新。为推进 “文化鹿寨”建设,加快城乡文化发展,利用山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关心下一代,以山歌为载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山歌敬五老,以山歌育后人,激发老年人的生活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鹿寨镇关工委民间山歌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该镇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的又一突破和创新。 鹿寨将对青少年的教育融入山歌中,用山歌唱出来,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是鹿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色之一。2010年11月2日中午,该县在文化广场举行了一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山歌大赛,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和青少年普法教育内容,获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

三是鹿寨山歌腔调优美。自古以来,鹿寨县就是壮族先民的原居地之一。鹿寨山歌腔调优美,种类繁多,按地域划分,有四排腔、龙江腔、寨沙腔、江口腔、平山腔和瑶族红堂歌等,其中又以平山山歌为代表。作为全区惟一一个双声部山歌,平山山歌唱法独特、韵律优美,和声极富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现已成为鹿寨特色民俗文化品牌和柳州文化品牌之一,也是自治区壮民族的标志文化之一,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目前,该县有广西山歌王两人,另有4名年轻歌手正在参加广西山歌王评选。

四是美丽的壮乡村成歌海。我县2011年三月三歌会在平山镇石豆屯举行——美丽乡村成歌海。近年来我县加大力度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山山歌,深受民间喜爱。以前三月三的时候,附近喜爱山歌的群众都自发举行歌会,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为让平山山歌能够薪火相传,我县目前已形成相关制度,每年三月三都会组织县里面的山歌迷欢度节日,并且邀请县外的山歌手前来,加深彼此的交流,让这民俗节日传承下去。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