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
丰子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我国由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传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尽管在历史上经过外国入侵和国内战乱,中华文明和文化始终没有受到颠覆性的破坏乃至中断。作为文化大国,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但是,文化大国并不等于文化强国。从“大”到“强”,关键是要使文化资源变为强国实力。这就要求做好文化资源的转化。而要做好这种转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谓“开发”,就是要激活文化资源,让其“活”起来,充分发挥其实际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所谓“利用”,就是要使文化资源实际进入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文化资源的使用和消费不同于物质资源,其使用和消费得越多,价值也就越大。从文化强国的角度来看,加强文化资源的转化,重要的是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下述力量。
一是转化为国民素质。一个文化强国,必须是国民整体文化素质高的国家,因而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求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应当肯定,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是现代化建设的追求与使命。但是,要实现现代化又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就源自人的发展水平,即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发展水平。伴随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内涵,这就对人们的素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能力,才能有全面现代化的切实推进。因此,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资源向国民素质的转化尤为重要。要让各种文化资源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素材,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课堂,通过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其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逐渐内化为人们的文化素质,进而外化为人们的文明行为。这样的转化,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是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力,同时也包括文化生产力。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以致文化与生产不再成为外在的东西,而是融为一体。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一定形成文化产业。要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业,关键是要增强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化资源得到深度开发,才能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经济资源,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得到实质性的融合。一句话,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化资源切实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文化创新与文化资源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一方面,通过创新,可以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新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创新的文化成果又会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扩大和提升原有的文化资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是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经过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主题就是高质量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结构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从“数量”向“质量”转换,显著增强我国发展的质量优势。所以,高质量发展是由人的发展现状和要求提出来的。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即由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意味着发展的重点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转向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为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动力要有新认识,这就是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上,更要重视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变为新的发展动力。实践已表明,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加强对其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着力点。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这种新动力的培育和创造。
四是转化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国家能不能成为文化强国,重要的是看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否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其重要影响。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使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要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资源进入世界文明体系之中,成为世界文明的内在要素,扩大其世界影响,为世界文明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此,应当适应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深入开掘和阐释我国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使其所表达的一些观念、价值更好地代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变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资源的这种转化过程,既是丰富、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又是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文明的过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
丰子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把我国由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传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尽管在历史上经过外国入侵和国内战乱,中华文明和文化始终没有受到颠覆性的破坏乃至中断。作为文化大国,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但是,文化大国并不等于文化强国。从“大”到“强”,关键是要使文化资源变为强国实力。这就要求做好文化资源的转化。而要做好这种转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谓“开发”,就是要激活文化资源,让其“活”起来,充分发挥其实际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所谓“利用”,就是要使文化资源实际进入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文化资源的使用和消费不同于物质资源,其使用和消费得越多,价值也就越大。从文化强国的角度来看,加强文化资源的转化,重要的是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下述力量。
一是转化为国民素质。一个文化强国,必须是国民整体文化素质高的国家,因而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求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应当肯定,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是现代化建设的追求与使命。但是,要实现现代化又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就源自人的发展水平,即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发展水平。伴随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内涵,这就对人们的素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能力,才能有全面现代化的切实推进。因此,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资源向国民素质的转化尤为重要。要让各种文化资源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素材,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课堂,通过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其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逐渐内化为人们的文化素质,进而外化为人们的文明行为。这样的转化,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是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力,同时也包括文化生产力。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以致文化与生产不再成为外在的东西,而是融为一体。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一定形成文化产业。要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业,关键是要增强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化资源得到深度开发,才能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经济资源,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得到实质性的融合。一句话,只有创新,才能使文化资源切实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文化创新与文化资源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一方面,通过创新,可以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新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创新的文化成果又会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扩大和提升原有的文化资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是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经过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主题就是高质量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结构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人民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质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从“数量”向“质量”转换,显著增强我国发展的质量优势。所以,高质量发展是由人的发展现状和要求提出来的。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即由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方式,意味着发展的重点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转向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为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动力要有新认识,这就是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上,更要重视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变为新的发展动力。实践已表明,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加强对其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着力点。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这种新动力的培育和创造。
四是转化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国家能不能成为文化强国,重要的是看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否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其重要影响。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使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要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资源进入世界文明体系之中,成为世界文明的内在要素,扩大其世界影响,为世界文明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此,应当适应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深入开掘和阐释我国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使其所表达的一些观念、价值更好地代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变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资源的这种转化过程,既是丰富、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又是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文明的过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