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朝,鹿城更妖娆

——我县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纪实

发布日期:2017-05-25 09:24
来源:鹿寨县信息办
  • 字体大小:[
  • ]

  2015年5月26日,戴上“自治区文明县城”这顶来之不易的桂冠,鹿寨梦圆。创城夺得荣誉,固然值得欢欣鼓舞,但更重要的是让生活在这座文明之城的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的脚步不能停歇。

突出常态长效 完善工作机制

  “巩固和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关键,务必做到常态长效力度不减、管理服务标准水平不降。”县委书记、县文明委主任刘胜友如是说。

  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始终把文明创建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年实行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片区共建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巩固创建成果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巩固创建成果工作;县巩固创建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督促落实巩固创建成果工作任务。

  工作出成效,关键在落实。县委县政府与各级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县直各部门和鹿寨镇的责任范围、职能分工和目标要求,把巩固创建成果指标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常态工作,有效落实《鹿寨县巩固第六轮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方案》。今年,我县把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便民服务“马上就办”落实情况纳入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测评内容,纳入动态管理,细化测评要求,加大分值权重。

  利用“定人、定时、定期、定量、定责、定方式”的“六定”工作法,对街道社区、主次干道、医院、公园、网吧、公交站点、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常态督查。通过常态督查将日常发现的问题各个击破,目前,97%以上的问题已整改落实到位。而这得益于我县不断探索健全督促检查机制。

  如今,在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三级”督查机制,一级督查由各单位对照测评体系自查、补齐短板;二级督查由县文明办进行不定期检查;三级督查由县主要领导带队进行抽查。

  突出重点工作 打牢创建基础

  连日来,在县城各主干道斑马线旁,都有两三人一组、三五人一组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劝导行人过马路不冲红灯、走斑马线,提醒过往车辆路口慢行礼让行人。

  我县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二十四字方针”及“中国梦”宣传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列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并做为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以县城为核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集中打造鹿寨山公园“文明”主题区、鹿寨人民公园“爱国”主题区、行政中心广场和桂花园“和谐”主题区、金鹿小广场“法治”主题区,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

  我县深入开展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选推荐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共有1个全国文明单位、25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59个市级文明单位、148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级文明乡镇、5个市级文明乡镇、7个县级文明乡镇;9个自治区级文明村、12个市级文明村、29个县级文明村。

  深入开展“道德讲堂”、“百姓宣讲”、“我们的节日”、“创文明县城、争做文明人”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各举办100多场,参与人员20000人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传播道德风尚的亮丽风景。精心部署“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乡村现场免费给群众写春联、画年画,清明节期间组织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干部群众参加祭扫烈士陵园,端午节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开展纪念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教育,加大各类公共场所公益广告投放力度,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5月中旬,鹿寨镇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和城中5个社区的社区干部,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支持和参与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他们不辞劳苦、走家串户,给居民们讲解巩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标准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把文明新风送进千家万户。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文明社区的创建是群众性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在加强文明创建的同时,我县还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基础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在鹿寨,县法院公开曝光“老赖”名单,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进诚信鹿寨建设制度化。与此同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创建诚信一条街”、“百村万店讲诚信”、“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

  我县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爱心送考”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持续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文明劝导,“草根”志愿都自发深入贫困户、空巢老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五保村开展献爱心慰问……目前,我县志愿者队伍正式注册登记会员3000多人,各乡镇、各级文明单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行动。

  “诚信经营,文明旅游”“文明旅游、欢乐出行”,一次次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文明旅游”等宣传活动,不仅引导广大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更让鹿寨的文明形象在“青山绿水”中被更多人感受。

  我县致力完善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政务服务窗口采取便民措施服务群众,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截至4月15日,县政务服务中心今年共接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咨询1件,申请4819件,受理4816件,办结4690件,当月办结率92.77%,办结同意率99.91%,办理提速70.5%。

  突出创新提升 彰显创建特色

  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打造“实力鹿寨”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稳步攀升,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正在由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平台,是现代文明的载体。近年来,我县坚持为城市壮“筋”强“骨”,用健壮的体魄应对新一轮的发展竞争。县委、县政府围绕“三个建成”的目标定位,秉持打造“实力鹿寨、魅力鹿寨、活力鹿寨”的战略构想,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项目支撑、全面发展”总体思路,牢牢把握与市区同城化发展机遇,加快实施“城镇美县”工程,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鹿寨打造成在全区县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示范县、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幸福鹿寨。

  打造“魅力鹿寨”,必须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加快实施“城镇美县”工程。今年,我县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高铁鹿寨北站沿线经济带概念性规划编制;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重点推进老汽车站、鑫隆食品等旧城改造项目,完成城南新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前期工作;认真抓好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试点建设,开工建设南环路延长线、新胜大桥、城南水厂(一期)等项目,推进飞鹿大道延伸至教育集中区道路改造、鹿寨二桥及引道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建设框架。目前,鹿寨县城已建成和在建高层建筑已达100栋,进一步提升了鹿寨的城市品位。

  与此同时,我县今年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寨沙国家建制镇和平山自治区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完成中渡国家特色小镇战略规划编制、项目包装与PPP模式设计工作,实现黄冕自治区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全面竣工,建成10个乡土特色示范村屯。

  城市建设,拆迁先行。我县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从去年以来,我县连续两年开展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为县级层面以上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快速清障,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建设。加大“两违”打击力度,2016年拆除“两违”建筑87处,拆除面积1.98万平方米;今年5月17日和18日依法强制拆除“两违”建筑3处,拆除面积1.188万平方米,有力地打击“两违”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城乡容貌整洁有序。

  齐抓共管,大力整治市容环境,建设文明家园。县创城办、县乡村办建立健全创建县级文明城市职能部门协调会制度、联络员会制度、“门前三包”制度、道路保洁制度、集贸市场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对不落实“门前三包”的实行严管重罚和媒体曝光。大力整治摊点乱摆、占道经营、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等“脏、乱、差”现象,对小广告实行疏堵结合,及时曝光存在问题,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建立了“全民卫生日”和检查督促制度,制订了奖惩办法。每周五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每月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实现县城卫生保洁全天候、全覆盖。

  严管严查,努力改善全县交通秩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重点整治汽车客运站、学校、医院、宾馆周边交通秩序,全面清理整顿客运市场,坚决查处“黑车”拼客、抢客等违法行为;清整驾培市场,重点查处违规设点、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行为;定期不定期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劝导”、“礼让斑马线”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近年来,我县加大县城绿化美化建设力度,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县城。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408.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97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8%,县城绿化覆盖率4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35%以上。

  突出惠民利民 提升创建实效

  “惠民利民”从来就是巩固创建成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县把推进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与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紧密结合,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使巩固创建成果过程成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过程,不断提升县城文明水平。

  县委、县政府将巩固创建成果工作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注重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来推动文明创建的自觉。我县从产业转型入手,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从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态出发,创品牌、名牌,全面提升呦呦鹿鸣·鹿寨精品葡萄、鹿寨蜜橙、鹿寨黄冕桑蚕养殖等特色产业,走出了“特色、绿色、品牌”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设县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3.2万亩,9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品牌生态建设使群众享受到了保护环境的红利,主动参与文明创建,改变不文明行为,水源净化、村屯绿化、环境美化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也全面提升了文明创建的内涵与标准。

  今年,我县继续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打造“智慧鹿寨”,集合天网监控、行政审批、网上办事、通知公告、便民服务等应用系统,方便群众查询各类生活信息,对于鹿寨市民而言这就是触手可得的“获得感”。

  打造“智慧鹿寨”,只是我县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宜居宜业幸福鹿寨的一鳞半爪。

        记者杨继强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

  ——全县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保险全覆盖,所有乡镇均有养老院,所有行政村设有卫生室,特别是农村低保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得到稳步提高。2016年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80套,完成分配入住397套。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97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1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95人。

  ——扎实推进精准脱贫,脱贫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年,全县有5个行政村实现脱贫摘帽,6182人实现脱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户126人。

  ——全面树立生态宜居城市之典范,新增“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招牌,获评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荣获2016年度柳州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成果展一等奖,鹿寨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渡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全面开展县城及各乡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造市场、硬化道路、亮化村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目标。所有这些,提升了群众对巩固创建成果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度,为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扎实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行动,打好系列生态“组合拳”,全县先后建成1个自治区级新农村示范村、14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成自治区级饮水净化示范点5个、绿化示范村屯97个、市级生态村4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14%。

  ……

  一串串美妙欢乐的音符在跳动,一曲曲清新悠扬的歌声在回旋,文明城里的幸福随处可见。“自治区文明县城”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激励着鹿寨人向着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的生活出发。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备06009684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2302000043号 

返回 投资指南 导航
看今朝,鹿城更妖娆

――——我县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纪实

发布时间:2017-05-25 09:24 来源:鹿寨县信息办

  2015年5月26日,戴上“自治区文明县城”这顶来之不易的桂冠,鹿寨梦圆。创城夺得荣誉,固然值得欢欣鼓舞,但更重要的是让生活在这座文明之城的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的脚步不能停歇。

突出常态长效 完善工作机制

  “巩固和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关键,务必做到常态长效力度不减、管理服务标准水平不降。”县委书记、县文明委主任刘胜友如是说。

  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始终把文明创建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年实行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片区共建制度,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巩固创建成果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巩固创建成果工作;县巩固创建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督促落实巩固创建成果工作任务。

  工作出成效,关键在落实。县委县政府与各级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县直各部门和鹿寨镇的责任范围、职能分工和目标要求,把巩固创建成果指标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常态工作,有效落实《鹿寨县巩固第六轮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方案》。今年,我县把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便民服务“马上就办”落实情况纳入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测评内容,纳入动态管理,细化测评要求,加大分值权重。

  利用“定人、定时、定期、定量、定责、定方式”的“六定”工作法,对街道社区、主次干道、医院、公园、网吧、公交站点、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常态督查。通过常态督查将日常发现的问题各个击破,目前,97%以上的问题已整改落实到位。而这得益于我县不断探索健全督促检查机制。

  如今,在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三级”督查机制,一级督查由各单位对照测评体系自查、补齐短板;二级督查由县文明办进行不定期检查;三级督查由县主要领导带队进行抽查。

  突出重点工作 打牢创建基础

  连日来,在县城各主干道斑马线旁,都有两三人一组、三五人一组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劝导行人过马路不冲红灯、走斑马线,提醒过往车辆路口慢行礼让行人。

  我县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二十四字方针”及“中国梦”宣传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列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并做为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以县城为核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集中打造鹿寨山公园“文明”主题区、鹿寨人民公园“爱国”主题区、行政中心广场和桂花园“和谐”主题区、金鹿小广场“法治”主题区,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

  我县深入开展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评选推荐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共有1个全国文明单位、25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59个市级文明单位、148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级文明乡镇、5个市级文明乡镇、7个县级文明乡镇;9个自治区级文明村、12个市级文明村、29个县级文明村。

  深入开展“道德讲堂”、“百姓宣讲”、“我们的节日”、“创文明县城、争做文明人”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各举办100多场,参与人员20000人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传播道德风尚的亮丽风景。精心部署“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乡村现场免费给群众写春联、画年画,清明节期间组织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干部群众参加祭扫烈士陵园,端午节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开展纪念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教育,加大各类公共场所公益广告投放力度,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5月中旬,鹿寨镇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和城中5个社区的社区干部,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好地支持和参与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他们不辞劳苦、走家串户,给居民们讲解巩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标准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把文明新风送进千家万户。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文明社区的创建是群众性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在加强文明创建的同时,我县还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确保基础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在鹿寨,县法院公开曝光“老赖”名单,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进诚信鹿寨建设制度化。与此同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创建诚信一条街”、“百村万店讲诚信”、“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

  我县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爱心送考”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持续组织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文明劝导,“草根”志愿都自发深入贫困户、空巢老人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五保村开展献爱心慰问……目前,我县志愿者队伍正式注册登记会员3000多人,各乡镇、各级文明单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行动。

  “诚信经营,文明旅游”“文明旅游、欢乐出行”,一次次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文明旅游”等宣传活动,不仅引导广大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更让鹿寨的文明形象在“青山绿水”中被更多人感受。

  我县致力完善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政务服务窗口采取便民措施服务群众,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截至4月15日,县政务服务中心今年共接到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咨询1件,申请4819件,受理4816件,办结4690件,当月办结率92.77%,办结同意率99.91%,办理提速70.5%。

  突出创新提升 彰显创建特色

  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打造“实力鹿寨”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稳步攀升,县域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正在由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平台,是现代文明的载体。近年来,我县坚持为城市壮“筋”强“骨”,用健壮的体魄应对新一轮的发展竞争。县委、县政府围绕“三个建成”的目标定位,秉持打造“实力鹿寨、魅力鹿寨、活力鹿寨”的战略构想,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项目支撑、全面发展”总体思路,牢牢把握与市区同城化发展机遇,加快实施“城镇美县”工程,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鹿寨打造成在全区县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示范县、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幸福鹿寨。

  打造“魅力鹿寨”,必须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加快实施“城镇美县”工程。今年,我县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高铁鹿寨北站沿线经济带概念性规划编制;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重点推进老汽车站、鑫隆食品等旧城改造项目,完成城南新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前期工作;认真抓好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试点建设,开工建设南环路延长线、新胜大桥、城南水厂(一期)等项目,推进飞鹿大道延伸至教育集中区道路改造、鹿寨二桥及引道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建设框架。目前,鹿寨县城已建成和在建高层建筑已达100栋,进一步提升了鹿寨的城市品位。

  与此同时,我县今年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寨沙国家建制镇和平山自治区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完成中渡国家特色小镇战略规划编制、项目包装与PPP模式设计工作,实现黄冕自治区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全面竣工,建成10个乡土特色示范村屯。

  城市建设,拆迁先行。我县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从去年以来,我县连续两年开展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为县级层面以上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快速清障,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建设。加大“两违”打击力度,2016年拆除“两违”建筑87处,拆除面积1.98万平方米;今年5月17日和18日依法强制拆除“两违”建筑3处,拆除面积1.188万平方米,有力地打击“两违”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城乡容貌整洁有序。

  齐抓共管,大力整治市容环境,建设文明家园。县创城办、县乡村办建立健全创建县级文明城市职能部门协调会制度、联络员会制度、“门前三包”制度、道路保洁制度、集贸市场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对不落实“门前三包”的实行严管重罚和媒体曝光。大力整治摊点乱摆、占道经营、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等“脏、乱、差”现象,对小广告实行疏堵结合,及时曝光存在问题,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建立了“全民卫生日”和检查督促制度,制订了奖惩办法。每周五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每月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实现县城卫生保洁全天候、全覆盖。

  严管严查,努力改善全县交通秩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重点整治汽车客运站、学校、医院、宾馆周边交通秩序,全面清理整顿客运市场,坚决查处“黑车”拼客、抢客等违法行为;清整驾培市场,重点查处违规设点、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行为;定期不定期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劝导”、“礼让斑马线”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近年来,我县加大县城绿化美化建设力度,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县城。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408.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97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8%,县城绿化覆盖率4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35%以上。

  突出惠民利民 提升创建实效

  “惠民利民”从来就是巩固创建成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县把推进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与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紧密结合,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使巩固创建成果过程成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过程,不断提升县城文明水平。

  县委、县政府将巩固创建成果工作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注重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来推动文明创建的自觉。我县从产业转型入手,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从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态出发,创品牌、名牌,全面提升呦呦鹿鸣·鹿寨精品葡萄、鹿寨蜜橙、鹿寨黄冕桑蚕养殖等特色产业,走出了“特色、绿色、品牌”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设县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3.2万亩,9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品牌生态建设使群众享受到了保护环境的红利,主动参与文明创建,改变不文明行为,水源净化、村屯绿化、环境美化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也全面提升了文明创建的内涵与标准。

  今年,我县继续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打造“智慧鹿寨”,集合天网监控、行政审批、网上办事、通知公告、便民服务等应用系统,方便群众查询各类生活信息,对于鹿寨市民而言这就是触手可得的“获得感”。

  打造“智慧鹿寨”,只是我县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宜居宜业幸福鹿寨的一鳞半爪。

        记者杨继强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

  ——全县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医疗保险全覆盖,所有乡镇均有养老院,所有行政村设有卫生室,特别是农村低保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得到稳步提高。2016年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80套,完成分配入住397套。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97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1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95人。

  ——扎实推进精准脱贫,脱贫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年,全县有5个行政村实现脱贫摘帽,6182人实现脱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户126人。

  ——全面树立生态宜居城市之典范,新增“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招牌,获评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荣获2016年度柳州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成果展一等奖,鹿寨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渡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全面开展县城及各乡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造市场、硬化道路、亮化村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目标。所有这些,提升了群众对巩固创建成果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度,为巩固自治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扎实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行动,打好系列生态“组合拳”,全县先后建成1个自治区级新农村示范村、14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成自治区级饮水净化示范点5个、绿化示范村屯97个、市级生态村4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14%。

  ……

  一串串美妙欢乐的音符在跳动,一曲曲清新悠扬的歌声在回旋,文明城里的幸福随处可见。“自治区文明县城”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激励着鹿寨人向着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的生活出发。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