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腐竹,是鹿寨人日常食用的传统美食。腐竹,谐音富足,意寓美好的愿景,也是鹿寨传统年味的记忆符号之一。
2024年7月11日,腐竹作为特色美食参展鹿寨镇第二届非遗文化美食节,得到游客的青睐,好评不断,回购订单频增。近日,笔者前往鹿寨镇俄洲村大汾屯探访这家有着近20年生产历史的鹿寨县清松腐竹加工厂,探寻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
1月7日早上,天气阴冷灰蒙,腐竹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个工人在热气腾腾的生产线上忙碌着,搅拌豆浆、滤泡、提取腐竹,空气中弥漫着黄豆的清香。老板肖日新也加入其中忙着各种工序,笔者见缝插针,向他了解腐竹背后的故事。
两代传承的传统美食。腐竹厂老板肖日新是广西桂平人,今年41岁。由于父辈从事腐竹制作,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肖日新在很小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打下手,渐渐地,他的制作技艺也越发成熟,2007年,他来到柳州市雒容镇独立开厂制作腐竹,2016年迁址到鹿寨镇俄洲村大汾屯。
“父辈制作腐竹时用的是小小的石磨来手工磨豆,现在用机器磨豆,效率提高了。”生产的器具在变化,不变的是传统的加工工艺和两代人对腐竹生产的专注和执着。
古法制成传统美味。腐竹究竟是怎么制成的呢?大致可分为:浸泡黄豆、磨浆、烧浆,蒸浆、提取腐竹、晾晒、包装这些步骤,片片腐竹凝聚了制作人的汗水和智慧。
“古人说,世间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们每天做的都是辛苦工。”肖日新说,他们每天晚上12点放水浸泡黄豆,零晨3点多开工着手磨浆等工序,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笔者在现场看到,生产过程中通过烧柴加热,肖日新时不时要观察火力情况,适时添柴。由于坚持纯黄豆作为原材料,沿用传统工艺手法制作,产出的腐竹保存了原有的豆香,口感爽滑、韧而不硬。
独具匠心赢来产销两旺。腐竹制作哪些环节是关键和难点?肖日新边实操边讲解。
首先是烧浆,蒸浆。顾名思义,就是将豆浆煮沸,再放到模具上蒸热提取腐竹。既然蒸浆到一定热度即可提取腐竹,那为何要多一个烧浆的环节,是多此一举么?肖日新说,蒸浆时采用煮沸后的豆浆,香味会更浓,也更健康和卫生。
提取腐竹这一工序也尤为重要。只见生产线上摆放着规格为80cmX40cm的模具,两排共80个整齐排列,模具里分别装着豆浆。加热后的豆浆,表面会形成薄薄的一层豆皮,工人们眼疾手快,利用竹签从豆皮边缘轻轻划开,迅速提取挂到竹竿上,一片腐竹就此诞生。此环节的豆浆容量、浓度、热度都直接影响到豆皮的凝结,因此要注意观察,适时添加豆浆,如果豆浆表面起泡还要及时刮掉以保持浆面平整,制作出来的腐竹才能色泽鲜黄,顺滑有形。
腐竹晾晒也是关键一环。提取后的腐竹要及时拿到室外风干(有阳光照晒效果更好),每天制作出来的腐竹必须当天晾干,否则容易变质。每年春季和阴雨天气,腐竹无法自然风干则需要加热烘干。
目前车间产出的腐竹有三种,一种适用于油炸后打边炉,面积较大较平整;一种口感稍带韧性和嚼劲,用于煮汤和炒菜;还有一种口感最绵软,易于烹饪。肖日新和工人们的辛劳和匠心付出有了回报,积累了许多老顾客,平时腐竹固定销往周边的酒店、学校。现春节将至,厂房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每天浸泡黄豆400斤,产出腐竹200斤左右,零售价20元/斤。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厂房所在地俄洲村位于洛清江畔,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极其便利,适合发展产业。“那时我们把厂子迁到这里,得到了很多帮助。”肖日新高兴地说,在俄洲村委的帮助下,顺利拿下了租地合同和相关材料,又受益于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理流程的大环境,他在短时间内以“清松腐竹”申请办下了营业执照。为帮助拓展销路,俄洲村委还邀请他参加了鹿寨镇非遗文化美食节的名特产品展出,清松腐竹获得了社会上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让他更有信心在鹿寨镇这片热土上发展。
谈及将来,肖日新眼神清亮,憨笑着说,他没有很宏伟的规划,只想着继续专注和提升腐竹的品质,用心制作每一片腐竹。话音刚落,他又转身去打包腐竹。他笃定的目光和忙碌的身影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他将继续用一份坚守,去传承、去再现、去满足更多人记忆中的传统美味!(廖茂荣 潘多彩)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前言】
腐竹,是鹿寨人日常食用的传统美食。腐竹,谐音富足,意寓美好的愿景,也是鹿寨传统年味的记忆符号之一。
2024年7月11日,腐竹作为特色美食参展鹿寨镇第二届非遗文化美食节,得到游客的青睐,好评不断,回购订单频增。近日,笔者前往鹿寨镇俄洲村大汾屯探访这家有着近20年生产历史的鹿寨县清松腐竹加工厂,探寻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
1月7日早上,天气阴冷灰蒙,腐竹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几个工人在热气腾腾的生产线上忙碌着,搅拌豆浆、滤泡、提取腐竹,空气中弥漫着黄豆的清香。老板肖日新也加入其中忙着各种工序,笔者见缝插针,向他了解腐竹背后的故事。
两代传承的传统美食。腐竹厂老板肖日新是广西桂平人,今年41岁。由于父辈从事腐竹制作,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肖日新在很小的时候就帮着父母打下手,渐渐地,他的制作技艺也越发成熟,2007年,他来到柳州市雒容镇独立开厂制作腐竹,2016年迁址到鹿寨镇俄洲村大汾屯。
“父辈制作腐竹时用的是小小的石磨来手工磨豆,现在用机器磨豆,效率提高了。”生产的器具在变化,不变的是传统的加工工艺和两代人对腐竹生产的专注和执着。
古法制成传统美味。腐竹究竟是怎么制成的呢?大致可分为:浸泡黄豆、磨浆、烧浆,蒸浆、提取腐竹、晾晒、包装这些步骤,片片腐竹凝聚了制作人的汗水和智慧。
“古人说,世间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们每天做的都是辛苦工。”肖日新说,他们每天晚上12点放水浸泡黄豆,零晨3点多开工着手磨浆等工序,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笔者在现场看到,生产过程中通过烧柴加热,肖日新时不时要观察火力情况,适时添柴。由于坚持纯黄豆作为原材料,沿用传统工艺手法制作,产出的腐竹保存了原有的豆香,口感爽滑、韧而不硬。
独具匠心赢来产销两旺。腐竹制作哪些环节是关键和难点?肖日新边实操边讲解。
首先是烧浆,蒸浆。顾名思义,就是将豆浆煮沸,再放到模具上蒸热提取腐竹。既然蒸浆到一定热度即可提取腐竹,那为何要多一个烧浆的环节,是多此一举么?肖日新说,蒸浆时采用煮沸后的豆浆,香味会更浓,也更健康和卫生。
提取腐竹这一工序也尤为重要。只见生产线上摆放着规格为80cmX40cm的模具,两排共80个整齐排列,模具里分别装着豆浆。加热后的豆浆,表面会形成薄薄的一层豆皮,工人们眼疾手快,利用竹签从豆皮边缘轻轻划开,迅速提取挂到竹竿上,一片腐竹就此诞生。此环节的豆浆容量、浓度、热度都直接影响到豆皮的凝结,因此要注意观察,适时添加豆浆,如果豆浆表面起泡还要及时刮掉以保持浆面平整,制作出来的腐竹才能色泽鲜黄,顺滑有形。
腐竹晾晒也是关键一环。提取后的腐竹要及时拿到室外风干(有阳光照晒效果更好),每天制作出来的腐竹必须当天晾干,否则容易变质。每年春季和阴雨天气,腐竹无法自然风干则需要加热烘干。
目前车间产出的腐竹有三种,一种适用于油炸后打边炉,面积较大较平整;一种口感稍带韧性和嚼劲,用于煮汤和炒菜;还有一种口感最绵软,易于烹饪。肖日新和工人们的辛劳和匠心付出有了回报,积累了许多老顾客,平时腐竹固定销往周边的酒店、学校。现春节将至,厂房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每天浸泡黄豆400斤,产出腐竹200斤左右,零售价20元/斤。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厂房所在地俄洲村位于洛清江畔,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极其便利,适合发展产业。“那时我们把厂子迁到这里,得到了很多帮助。”肖日新高兴地说,在俄洲村委的帮助下,顺利拿下了租地合同和相关材料,又受益于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理流程的大环境,他在短时间内以“清松腐竹”申请办下了营业执照。为帮助拓展销路,俄洲村委还邀请他参加了鹿寨镇非遗文化美食节的名特产品展出,清松腐竹获得了社会上更多的关注和肯定,让他更有信心在鹿寨镇这片热土上发展。
谈及将来,肖日新眼神清亮,憨笑着说,他没有很宏伟的规划,只想着继续专注和提升腐竹的品质,用心制作每一片腐竹。话音刚落,他又转身去打包腐竹。他笃定的目光和忙碌的身影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他将继续用一份坚守,去传承、去再现、去满足更多人记忆中的传统美味!(廖茂荣 潘多彩)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