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鹿寨县人民法院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一庭一品” 特色法庭创建,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紧密结合辖区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人文特色,通过“靠前服务、迈实步伐、深化实践”解码“枫桥经验”新实践,用“小法庭”书写司法为民“大文章”。其中,中渡法庭、导江法庭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获评“广西示范人民法庭”。中渡法庭2024年还被评为“广西示范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展现其在司法为民实践中的卓越成就。
靠前服务 下好纠纷化解“先手棋”
鹿寨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法庭+N”大调解机制的建设,该机制在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党委引领、多元联动、各方参与”的纠纷解决模式。通过增加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N”个对口二级单位,构建“法庭+N”的基层多元纠纷化解机制。鹿寨县人民法院先后成立首个综合治理合作工作站、中渡镇矛盾调处服务中心、联合调解室等解纷前置阵地,为群众提供“咨询、调解、诉讼”一站式服务。在过去3年中,人民法庭通过诉前化解方式处理了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
法院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挖掘并吸纳当地有较高声望的“寨佬”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充实辖区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发挥他们在亲情、威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以民主自治和亲缘互动的方式妥善化解纠纷,推动基层调解力量的充分整合利用。截至目前,法庭辖区登记在册的“法律明白人”共有154名,人民调解员226名,实现调解人员在辖区内9个乡镇119个村(社区)全覆盖,构建起一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解纷网”,不仅提高了纠纷化解的效率,也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织密基层“解纷网”,法院与辖区职能部门密切联系,针对当地群众关于邻里关系、婚丧嫁娶、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法律需求对村委干部进行调解业务培训,不断丰富培训方式,并开展“以庭代训”活动,组织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观摩典型案件庭审,推动调解培训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2023年以来,开展调解培训26场,培训调解人员800余人,助推辖区70%以上的纠纷在基层得以化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迈实步伐 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鹿寨县人民法院积极打造便民服务“中转站”,因地制宜在辖区内设立了环境资源巡回办案点、江口工业园巡回办案点等6个巡回办案点,将适宜就地解决的纠纷登记成册,坚持每月不少于2次的“赶圩处纠”工作模式,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减轻群众诉累。2024年以来,鹿寨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巡回办案点职能作用,就地立案162件,就地审理85件,开展巡回法治宣传48次,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法院还构建巡回解纷新模式,主动下延司法触角,推动人民法庭与人民调解组织深度融合,通过“夜间法庭”“周末法庭”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在农忙时节及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灵活安排上门调解、立案、开庭,将矛盾化解在村居院落、田间地头。同时,因地制宜提炼出独具辖区特色的“赶圩处纠、借力织网、家事课堂、家风引导、一村一员,指导民调”多元化解纠纷“六法”,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多元需求,“零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2024年以来,共巡回化解纠纷116件,切实将社会矛盾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诉前。此外,法院还提供特色司法服务,根据辖区特点在法庭配置双语法官及干警6人,并配备双语立案员,为群众提供导诉、立案、调解、审判等“全链条”双语司法服务,专门设立壮汉双语窗口,发挥特殊技能优势,因地制宜将村规民约作为裁判依据的重要补充,把法律适用与民族习惯有机结合。2023年以来,已提供特色司法服务60余次,接访群众2000余人。
深化实践 奏响司法为民“最强音”
为了让司法服务更便民、更高效,鹿寨县人民法院大力推动“指尖诉讼”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移动办案模式,充分运用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线上调解、云上庭审等智慧法庭建设成果,让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将人民法庭打造成群众的“掌上庭”,实现在“家门口”打官司、解纠纷。2024年以来,网上立案461件,网上立案率达到53%,电子送达率85%。
同时,法院着力优化适老型诉讼服务,针对辖区涉老的赡养纠纷、行为能力认定、指定监护案件开设“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对接,提供上门立案、审判等服务,以庭内诉讼服务和外出巡回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调解等“一站式”司法服务。2024年以来,结涉80岁以上高龄老人案件30余件。此外,法院还积极开展“融入式”普法,助力乡村治理。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普法工作,精心挑选贴近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的案例,常态化开展“圩日普法”、巡回审判车进村屯等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司法工作与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有机结合,引导群众逐步养成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意识和习惯,让人民法庭成为基层法治教育的重要课堂。(龙金伟 梁珊燕)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主办: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 承办:鹿寨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近年来,鹿寨县人民法院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一庭一品” 特色法庭创建,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紧密结合辖区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人文特色,通过“靠前服务、迈实步伐、深化实践”解码“枫桥经验”新实践,用“小法庭”书写司法为民“大文章”。其中,中渡法庭、导江法庭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获评“广西示范人民法庭”。中渡法庭2024年还被评为“广西示范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展现其在司法为民实践中的卓越成就。
靠前服务 下好纠纷化解“先手棋”
鹿寨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法庭+N”大调解机制的建设,该机制在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党委引领、多元联动、各方参与”的纠纷解决模式。通过增加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N”个对口二级单位,构建“法庭+N”的基层多元纠纷化解机制。鹿寨县人民法院先后成立首个综合治理合作工作站、中渡镇矛盾调处服务中心、联合调解室等解纷前置阵地,为群众提供“咨询、调解、诉讼”一站式服务。在过去3年中,人民法庭通过诉前化解方式处理了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
法院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挖掘并吸纳当地有较高声望的“寨佬”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充实辖区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发挥他们在亲情、威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以民主自治和亲缘互动的方式妥善化解纠纷,推动基层调解力量的充分整合利用。截至目前,法庭辖区登记在册的“法律明白人”共有154名,人民调解员226名,实现调解人员在辖区内9个乡镇119个村(社区)全覆盖,构建起一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解纷网”,不仅提高了纠纷化解的效率,也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织密基层“解纷网”,法院与辖区职能部门密切联系,针对当地群众关于邻里关系、婚丧嫁娶、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法律需求对村委干部进行调解业务培训,不断丰富培训方式,并开展“以庭代训”活动,组织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观摩典型案件庭审,推动调解培训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2023年以来,开展调解培训26场,培训调解人员800余人,助推辖区70%以上的纠纷在基层得以化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迈实步伐 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鹿寨县人民法院积极打造便民服务“中转站”,因地制宜在辖区内设立了环境资源巡回办案点、江口工业园巡回办案点等6个巡回办案点,将适宜就地解决的纠纷登记成册,坚持每月不少于2次的“赶圩处纠”工作模式,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减轻群众诉累。2024年以来,鹿寨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巡回办案点职能作用,就地立案162件,就地审理85件,开展巡回法治宣传48次,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法院还构建巡回解纷新模式,主动下延司法触角,推动人民法庭与人民调解组织深度融合,通过“夜间法庭”“周末法庭”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在农忙时节及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灵活安排上门调解、立案、开庭,将矛盾化解在村居院落、田间地头。同时,因地制宜提炼出独具辖区特色的“赶圩处纠、借力织网、家事课堂、家风引导、一村一员,指导民调”多元化解纠纷“六法”,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多元需求,“零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2024年以来,共巡回化解纠纷116件,切实将社会矛盾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诉前。此外,法院还提供特色司法服务,根据辖区特点在法庭配置双语法官及干警6人,并配备双语立案员,为群众提供导诉、立案、调解、审判等“全链条”双语司法服务,专门设立壮汉双语窗口,发挥特殊技能优势,因地制宜将村规民约作为裁判依据的重要补充,把法律适用与民族习惯有机结合。2023年以来,已提供特色司法服务60余次,接访群众2000余人。
深化实践 奏响司法为民“最强音”
为了让司法服务更便民、更高效,鹿寨县人民法院大力推动“指尖诉讼”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移动办案模式,充分运用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线上调解、云上庭审等智慧法庭建设成果,让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将人民法庭打造成群众的“掌上庭”,实现在“家门口”打官司、解纠纷。2024年以来,网上立案461件,网上立案率达到53%,电子送达率85%。
同时,法院着力优化适老型诉讼服务,针对辖区涉老的赡养纠纷、行为能力认定、指定监护案件开设“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对接,提供上门立案、审判等服务,以庭内诉讼服务和外出巡回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调解等“一站式”司法服务。2024年以来,结涉80岁以上高龄老人案件30余件。此外,法院还积极开展“融入式”普法,助力乡村治理。常态化开展法律知识普法工作,精心挑选贴近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的案例,常态化开展“圩日普法”、巡回审判车进村屯等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司法工作与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有机结合,引导群众逐步养成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意识和习惯,让人民法庭成为基层法治教育的重要课堂。(龙金伟 梁珊燕)
版权所有:(C) 2016 鹿寨县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0772-6812345
县政府邮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维护电话:0772-6819789 网站标识码:4502230046